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亚婷 叶先文 张金莲[1] 黄敏 张涛 万全 刘颖 刘敏敏 易海燕 康爱圆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10期2418-2421,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724,8156065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2018YFC1707206);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BBG7007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8WBZR00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412015);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2120015);江西省中药学一流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JXSYLXK-ZHYAO039/141)。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清炒白芍、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考察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颜色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检测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挥发性成分相对质量分数;运用精密色差仪测定不同炮制品色度值差异。结合文献资料,探究形成白芍炮制品气味、颜色变化的物质基础。结果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白芍34种、清炒白芍8种、蜜糠炒白芍22种、麸炒白芍22种,共有成分5种(2-乙酰基吡咯、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苯甲酸、水杨酸甲酯、棕榈酸),且经过炮制后5种成分相对含量普遍升高。白芍、清炒白芍、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的L*值和E*ab值依次降低,a*、b*值依次上升,其中蜜糠炒白芍中L*值和E*ab值显著低于其余三者,a*、b*值显著高于其余三者。结论白芍炮制会对挥发性成分产生影响,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和颜色的变化都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后续白芍饮片的质量标准及炮制工艺优选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