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炮弹”的圈套——论诈骗者的犯罪心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艳晶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  处:《大众心理学》2022年第12期37-38,共2页Popular Psychology

摘  要:近年来,国内对诈骗行为和罪犯高度重视,一直以打击诈骗团伙为核心任务,务求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宁。尽管国家不断地宣传、教育与打击,为什么诈骗案件还是日益增多呢?这是由于诈骗犯罪在众多犯罪行为中是反社会性较弱的一种,即相对于抢劫、伤害、奸杀等犯罪行为,人们对诈骗行为的容忍度较高。这主要与诈骗犯所使用的手段有关。

关 键 词:诈骗行为 犯罪行为 诈骗案件 反社会性 诈骗犯罪 犯罪心理 维护社会稳定 容忍度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