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宜婷 邢浩然 郝明辉[1] 杨璐 徐荣[1] 宋现涛[2] Cai Yiting;Xing Haoran;Hao Minghui;Yang Lu;Xu Rong;Song Xiantao(Department of Cardiology,Beijing Luhe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China;Department of Cardiology,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2,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1149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22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基 金: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专项 (KJ2021CX008-28)。
摘 要: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90%以上心外膜血流可恢复正常,然而这部分患者中却有高达50%以上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仍存在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足,主要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微血管损伤(MVI)所致。非侵入性心脏磁共振成像可将微血管阻塞(MVO)和心肌内出血(IMH)可视化,研究表明MVO与IMH是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成像标记物,而IMH则预示着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更广泛、预后更差。该文概述了再灌注治疗后STEMI患者发生MVI的可能机制,并重点阐述了其相关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微血管损伤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5.2[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