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演关系与戏曲传承——论京剧元素在三意社秦腔音乐改革中的借鉴和应用  

The Audience-Performer Relationship and Transmission of Operatic Arts: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of Peking Opera Elements in Sanyishe’s Reform of Shaanxi Opera Musi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雪峰 Xin Xuefeng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41-47,共7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戏曲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观众的指导和品评对剧目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西安三意社作为秦腔发展史上的百年剧社,其成功与继承中的改革密不可分,票友李逸僧借鉴京剧元素,移植改编了《苏武牧羊》《玉堂春》《娄昭君》等秦腔经典剧目。对京剧和秦腔唱腔的比较,可以窥视京剧元素在三意社秦腔改革中借鉴与应用的手段,进而说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对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三意社 李逸僧 京剧元素 秦腔音乐 改革 

分 类 号:J821[艺术—戏剧戏曲] J617.5J8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