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向刚刚 曹鹏 黎太友 吴若冰 王淑天 高启龙 杨景帆[1] 陈建琨[1] 付义[1]
机构地区:[1]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2]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出 处:《吉林医学》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云南省中医(骨伤)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2022年]。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入路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影响及与邻椎骨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OVCF患者507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PKP治疗。按照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n=234)和双侧组(n=273)。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解剖结构指标及术后18个月骨折再发生率。结果:单侧组和双侧组在术前、术后48 h、术后18个月的ODI和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单侧组的ODI指数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术前、术后48 h、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双侧组邻椎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入路PKP近中期疗效明显,有效降低邻椎骨折发生率,值得临床中优先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