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因素及相关治疗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莹 全会标[1] 王斐[1] 

机构地区:[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内分泌科,海口570311

出  处:《山东医药》2022年第36期105-108,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2A200002)。

摘  要:中枢性性早熟(CP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性早熟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患儿终身高,或对患儿造成一些不好的心理影响,如自卑、焦虑、抑郁等,甚至造成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CPP的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蛋白饮食、喜甜食及油炸食品、家庭关系不和谐、接触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以及makorin指环蛋白3、kisspeptin基因、delta-like同源基因等发生突变等。CPP治疗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最常用的药物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其药物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同时联合使用生长激素、维生素D等药物可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成年终身高,减少CPP带来的影响。

关 键 词:中枢性性早熟 生活模式 饮食习惯 家庭环境 基因突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生长激素 维生素D 芳香化酶抑制剂 

分 类 号:R585[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