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区明清时期的海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晓惠(文/图) 刘辉(文/图) 张斌(文/图) 

机构地区:[1]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 [2]威海市文登区宣传部网信科

出  处:《大众考古》2022年第9期63-74,共12页Popular Archaeology

基  金:2022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威海地区明清卫所制度及其对当地发展影响的历史研究”(项目编号:2022-JCLS-13)的研究成果。

摘  要:威海,别称威海卫,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而得名,寓意威震东海。其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是南北海运、海防军事的重要门户。自元代始,威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侵扰,为加强海防、抵御倭寇,洪武元年(1368)五月,明政府整饬海防.

关 键 词:明洪武 海防体系 威海卫 倭患 朝鲜半岛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文登县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E291[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