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瑜 WANG Yu
出 处:《学理论》2022年第12期34-38,共5页Theory Research
摘 要:马克思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超越了以往的各种主义的历史观,尤其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思辨主义的历史观。其历来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关注和研究,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也相继发表。学界主要在理论背景和来源、理论形成过程、理论内涵、当代价值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具有“分段式”研究特征,即专注马克思某一时期的历史观或专注马克思某一经典文本的历史观,在当代价值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亟待推进。因此,从“历史”红线、时间整体性、理论整体性三个维度,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对推进“马克思历史观”这一基础理论的新解读具有重大的整体性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 历史观 “历史”红线 时间整体性 理论整体性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