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末“真正文学的诗”论争——孙毓棠在抗战时期的诗学经验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颖 

机构地区:[1]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7JJD750002;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孙毓棠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诗”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sx7114。

摘  要:1939年孙毓棠在《大公报》(香港)“文艺”副刊上连载了《谈“抗战诗”》,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多方批评,怀宇、拉特、林焕平等人的参与更使得这场以“真正文学的诗”为焦点的论争进入高潮。纵观论争前后语境,新诗与“时代”的关系、新诗的“技术”问题是掩盖在“真正文学的诗”之下更为核心的论争观念。这次论争虽然波及范围不大,但无疑是抗战诗大众化视野下的一次深入讨论。孙毓棠并没有发起一场论争的愿望,但他的观念实则继承了梁宗岱有关于抗战诗的一系列理念,并因其更加激烈的语言挑破了当时论争双方的微妙平衡,无形中充当了此次论争的始作俑者。

关 键 词:抗战诗 大众化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