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尚建[1]
出 处:《学术界》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特大城市贫困治理研究”(19BZZ08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全面而清晰的数据是城市透明治理的基础;这一转向颠覆了长期以来所遵循的人的核心,颠覆了承认人的主体性的城市治理。在数字城市转型期,由于法律制度的缺位和参与匮乏,智能计算介入城市治理的全过程,任何组织都能够以扫码等形式给城市生活设置门槛,城市的主体——人通过扫码等行为实现了自我数据化,从而助力自动化城市秩序。从技术中立的角度,计算机技术无法实现自我纠正;从技术向善的角度,任何削弱人的技术背后都存在道德缺陷,而这种缺陷只能由人自身加以克服。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立场,这种缺陷的克服必须重申参与城市、控制城市的权利,在数字城市场景中,这种参与和控制首先是保有不被数字霸权吞噬的权利,必须是共同编制城市运行源代码的权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