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复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03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2期212-227,共16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文章试图探讨新锐作家班宇的形象生成与当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新变之间的重要关系。首先,回溯班宇的创作前史,从尖锐的先锋派到后来与现实和解的姿态,班宇文化身份和写作姿态的生成与转变都与以“豆瓣”为核心的文学生产机制密不可分。进而分析班宇与当下的媒介逻辑、批评话语、评奖机制、学科建设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进入纯文学场域后,班宇和出版商共同完成了“越冬精神”的文学风格塑形,而在新媒体制造的“东北文艺复兴”话题中则被过滤为“打捞落水者的尊严”。这一舆论声势反过来助推了他的经典化进程,班宇文学风格的独异性和暧昧性又切中了不同批评家的审美需要,“新东北作家群”在合力下被建构起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