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颖子 Wang Yingz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122-130,共9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甲午战争后,国际法观念和主权意识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法已然成为知识分子在涉外问题上频繁运用的斗争手段。于是,1907年发生的“间岛”主权危机,引发了国内各方的关注和行动。时任吉林边务处文案的匡熙民,有感于“间岛”问题之迫切,于1908年写下《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一书。该书的理念在清政府针对“间岛”问题所采取的外交行动中得以体现,展现出当时以匡熙民为代表的底层官吏对国际法的理解和运用国际法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努力,说明国际法在清末已经被知识分子广泛接受,并成为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工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4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