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爱军 王宏科 ZHANG Aijun;WANG Hongke
出 处:《江汉学术》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JIANGHAN ACADEMIC
摘 要: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提是链接到开放的互联网空间。后真相时代,基于后真相政治传播产生第三种事实、技术赋权下的政治传播秩序演进以及圈层化交流导致政治权威话语场压缩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变局因素,出现了媒介环境中的信息辨识困境、算法推送扩大群体间信息隔阂、后真相时代的政治极化传播、情感催化下的理性价值坍塌以及非理性参与导致网络舆论错位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困境,由此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促进了数字民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政治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无限性、情绪化、非理性参与也导致了社会信任异化、群体极化以及网络民粹主义等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8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