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立明
出 处:《河南农业》2022年第34期10-10,共1页
摘 要:毛叶苕子又被称为毛叶紫花苕子、毛巢菜、茸毛苕子、假偏豆等,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传入我国。我国20世纪60年代又引入苏联苕子、土库曼毛叶苕子、罗马尼亚苕子等,主要种植在淮河、黄河、海河流域。一、生物学特性毛叶苕子为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播种后萌发的子叶留在土中,胚芽出土后长成茎枝和羽状复叶,尖端有卷须;主根粗壮,根系入土最深可达2 m,侧根较多,根部多须状,长有扇状根瘤;茎上茸毛较多,生长节点上的茸毛多且呈灰色,茎呈方形且粗壮;叶片上有茸毛,叶背面茸毛比正面多,叶面深绿色,托叶戟形,卷须;花呈蓝紫色,萼斜钟状,有茸毛;荚果横面扁圆,每个荚果内有种子2~5粒;毛叶苕子分枝能力较强,距地表10 cm处一次分枝,可分出15~25枝;二次分枝能分出10枝以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