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威 郭香会 曹知勉[1] 苏剑钟 郭利果 王丽芳 许懿 黄韬 李岩 许艳苹 王哲 王桂芝[1] 戴民汉[1] Yang W;Guo X;Cao Z;Su J;Guo L;Wang L;Xu Y;Huang T;Li Y;Xu Y;Wang Z;Wang G;Dai M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2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12期2373-2390,共18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88102,41206061);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编号:T21-602/16-R)资助。
摘 要:基于2009年和2012年夏季在南海西北部海域获取的现场观测数据,探究了水体碳酸盐系统各参数在沿岸上升流、河流冲淡水和地下水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调控.2009年,海南岛东北部近岸海域受沿岸上升流影响显著,表层水呈现低温、高盐特征,而河流冲淡水则主要影响海南岛东北部的内陆架区(30m水深以内),表层水体呈现高温、低盐特征.2012年,海南岛东北部海域表层被低盐水覆盖,未观测到上升流信号,而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域则受上升流影响显著.在河流冲淡水的影响下,海南岛东北部海域表层水体存在两个低盐水团,其中,近岸河流冲淡水主要影响内陆架区,影响位置较2009年更偏西,而珠江冲淡水则影响距离珠江口~250km处的离岸中陆架区.基于端元混合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2009年夏季河流冲淡水区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A)都存在添加过程.其中,地下水输入对两者的添加量分别为38.9(±20.5)和42.5(±22.3)μmolkg^(-1),两者比值为0.92,但对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和文石饱和度指数(Ω_(arag))的影响较小.此外,较强的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了10.0(±10.4)μmolkg^(-1)的DIC,但对TA影响微小,因此该过程使海表pCO_(2)显著降低,并使pH和Ω_(arag)升高.在上升流区,地下水输入和有机物矿化共同调控碳酸盐系统各参数的动态变化.其中,地下水输入使DIC和TA浓度升高,但对pCO_(2)、pH和Ω_(arag)的影响较小;有机物矿化使DIC浓度升高23.8(±8.4)μmolkg^(-1),导致水体呈现高pCO_(2)、低pH和低Ω_(arag)的特征.2012年夏季,近岸河流冲淡水区几乎不受地下水输入的影响,但较强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DIC(104.2μmolkg^(-1)),使得表层水体呈现低pCO_(2)、高pH和高Ω_(arag)特征;在珠江冲淡水区,从大气吸收CO_(2)导致的DIC添加量高于生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DIC,两者净效应使水体DIC浓度升高,pCO_(2)升高,而pH�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