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磁约束的柴北缘古-新近纪构造旋转与应力变化  被引量:2

Paleomagnetic constraints on Paleogene-Neogene rotation and paleo-stress in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玲 季军良 栗兵帅 李星波 吴武军[4] 张克信 Sun L;Ji J;Li B;Li X;Wu W;Zhang K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3]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扬州225009 [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武汉43007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12期2506-2527,共22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74105,41972208,4217225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370);国家油气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6ZX05003-006)资助。

摘  要:重建柴达木盆地构造旋转与应力变化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陆内变形机制有重要意义.尽管对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长时间尺度下构造旋转与应力变化的研究很少.文章以柴北缘大红沟剖面约52~7Ma河湖相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偏角和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方法,对柴北缘构造旋转和应力变化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认识包括:(1)磁偏角揭示柴北缘在约33~17Ma发生了顺时针旋转(25.1±8.6)°,17~13.5Ma转变为逆时针旋转(16.9±6.8)°.(2)AMS结果表明柴北缘具有弱变形沉积磁组构特征,构造挤压应力在约52~45Ma和约21~15Ma较强,其余时间较弱;强构造应力阶段对应于印度-欧亚板块汇聚速率快速减小的时期,弱构造应力阶段对应于汇聚速率较稳定时期,说明印度-欧亚板块汇聚速率变化可能是影响柴北缘构造应力强度变化的原因.(3)AMS结果还表明构造应力方向在~15Ma由近S-N向转变为NE向,与青藏高原中中新世构造调整相符.(4)柴北缘两阶段构造旋转与中中新世应力方向转变支持阿尔金断裂带两阶段活动的认识,即早渐新世开始左行走滑,走滑分量引起柴北缘顺时针旋转;中中新世走滑减弱兼逆冲,柴达木盆地内部及高原东北部发生广泛的地壳缩短,大量NW走向的褶皱和逆冲-走滑断裂形成.

关 键 词:构造旋转 应力变化 磁化率各向异性 古-新近纪 柴北缘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8.44[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