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伟宇 Kong Weiyu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江汉论坛》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摘 要: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关 键 词:《共产党宣言》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社会历史发展 经济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南京大学 经典文献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033.3[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