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广通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6期149-155,共7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与同年龄段的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早早成名不同,双雪涛凭借《平原上的摩西》在文坛崭露头角时已经年过而立。他是带着更多的生活积累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所以他的作品被广泛关注,可能不仅仅在于离奇的故事和他的精彩讲述功夫,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对于情节遇合中所包蕴的特定历史时期里人们所处精神困境的发觉,以及对其救赎的可能性的探索,这一探索的承载是人物。双雪涛的小说自然有着奇巧的情节,这是他构筑叙述的表层手段。但在很多情况下,情节是外衣,是托住人物行藏的框架,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对于命运的态度与作为才是生成主题的关键所在。双雪涛在谈到自己的写作历程时说:“企望能承接《史记》的传统,勉力写人,现在再看,多少有混乱自恋之处。”双雪涛:《跋》,《平原上的摩西》,第218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从《世说新语》《西京杂记》到唐宋传奇、四大名著、《儒林外史》等作品可见,写人是中国小说一直就有的传统,因为一个形象突出的人物必然会承载或者折射出整体的社会面貌和作者的思想寄托,所以成为文人们普遍信任的“偶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0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