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湖南郴州423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年第3期558-56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郴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zdyf201882)。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手术对腰椎病变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腰椎病变患者按乱数表法分为MIT(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组和TOF(传统开放经椎椎体间后路融合术)组各84例。观测两组术后指标,血清CK生化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多裂肌肌横截面积(CSA)差异,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TOF组相比,MIT组切口长度明显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明显降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前,两组血清CK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 CK水平达到峰值会后逐渐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MIT组CK水平明显低于TOF组(P<0.05);两组术前VAS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VAS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MIT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TOF组(P<0.05);术前两组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CSA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MIT组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CSA显著大于TOF组(P<0.05);术后6个月MIT组和TO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95%、33.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对治疗腰椎病变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血清炎症水平,减少腰椎旁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关 键 词: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 传统开放经椎椎体间后路融合术 腰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6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