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柴琪瑶 刘翠华[1,2] Qiyao Chai;Cuihua Liu(CAS Key Laboratory of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Savaid Medical School,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140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北京101408
出 处:《科学通报》2022年第36期4309-4311,共3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25014,31830003,821717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5059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90200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BX2021347,2021M693358)资助。
摘 要: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依旧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道,2020年全球约有987万结核新发病例,并有149.8万人死于结核感染.此外,研究显示,全球敏感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为85%,而耐多药/耐利福平药结核(MDR/RR-TB)的治疗成功率仅为57%[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