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3年第2期28-30,共3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两个耐阴草花新品种繁育与栽培新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22ZR102)。
摘 要:以苦苣苔科植物蚂蝗七、牛耳朵、吊石苣苔、纤细半蒴苣苔等为分析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干物质积累、叶片结构等相关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苦苣苔盆栽花卉品质做技术指导,为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分析表明:部分苦苣苔科植物幼苗期光照强度25~100μmol·m^(-2)·s^(-1)是适宜的,散射光更有利于生长;光照强度在100μmol·m^(-2)·s^(-1)以下有利于牛耳朵、蚂蝗七、吊石苣苔、纤细半蒴苣苔生理生化反应;光照强度在600~700μmol·m^(-2)·s^(-1),牛耳朵具有较高的光利用能力;大岩桐幼苗期光照强度达到110μmol·m^(-2)·s^(-1)有利于生长,植株生长后期,光照强度在1100~1600μmol·m^(-2)·s^(-1)是适宜的。在苦苣苔科植物栽培过程中根据品种特性、生长习性、栽培光环境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
关 键 词: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光照强度 生理生化 栽培技术
分 类 号:S567[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5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