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黄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2]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91-97,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论研究”(19BKS136)。
摘 要: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的根本特质与固有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研究方法,该方法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纳入总的历史进程中考察,通过对这种总体性存在的把握,将世界视为一种总体性存在。美好生活需要在总体性意义和价值中历史生成与现实展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当代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存生活状况的社会历史过程,其核心范畴必然呈现出总体性的多维面向。它涉及人存在的根本性维度和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发展维度,实质是一种共有、共在和共享的总体性存在,完美呈现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智慧诉求和实践路向。总体性方法理路要求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多样化需求的价值选择,不断构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性方案;要求以自由时间、社会财富和真正的共同体为实践向度,自觉推进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性的价值实现,从而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宗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实践活力。
关 键 词:美好生活需要 总体性 人民至上 自由时间 社会财富 真正的共同体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