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模式下穴苗数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Effect of number of hole seedlings on lodging resistance of rice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atter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家智 王启增 王文玉 林智文 秦猛 刘丽华[1] 郑桂萍[1] Zhang Jiazhi

机构地区:[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 [2]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前进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633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24期79-85,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编号:GA20B50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D030010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编号:2031011046)。

摘  要:为探究不同耕作模式下穴苗数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垦粳8号为供试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耕作方式2水平(A1,常规平作;A2,垄作双深)、穴苗数4水平(B1,每穴3苗;B2,每穴6苗;B3,每穴9苗;B4,每穴12苗)进行研究。垄作双深有效穗数极显著高于平作,增幅14.11%。不同耕作方式水稻抗折力差异显著,与平作相比,垄作双深抗折力、弯曲力矩减小,倒伏指数增大,抗倒伏能力降低。垄作双深各节间抗折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平作,N1、N2、N3、N4节间分别降低5.67%、12.93%、13.39%、11.97%。垄作双深弯曲力矩N2、N3、N4节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平作,分别降低8.94%、11.86%、9.31%,垄作双深倒伏指数高于平作,但未达显著水平。穴苗数因素水平间各节间抗折力均表现为每穴3苗>每穴6苗>每穴9苗>每穴12苗,各节间倒伏指数水平间均表现为每穴12苗>每穴9苗>每穴6苗>每穴3苗的趋势,各节间茎粗、茎壁厚度、充实度均表现为每穴3苗>每穴6苗>每穴9苗>每穴12苗。各节间茎粗、茎壁厚度、充实度均表现平作大于垄作双深。说明随着有效穗数的增多,抗折力相关性状降低,倒伏指数升高。各穴苗数间随着穴苗数的增多其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增高,说明穴苗数越少各节间物质积累越充足,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越强。

关 键 词:水稻 耕作方式 穴苗数 抗倒性 

分 类 号:S511.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