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谁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文学自由谈》2023年第1期17-27,共11页Literature Talks
摘 要:汉语新诗已届百年,胡适曾在1917年新文化运动中写作《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个方面入手革新文学,希望治好“文学之大病”,开创现代文学的新纪元。可是今天的文坛如何?我们所看到的是口语诗体大行其道,从“梨花体”、“羊羔体”到“乌青体”、“平安体”,以及“浅浅体”,这些口水化的写作一再拉低诗歌的审美。其实,这些口水体的诗歌根源都在伊沙的“后口语诗”。正因为对口水横流诗坛的失望,我开始批判伊沙的口语诗,引起“大诗主义”和“后口语诗”的论争,后来被称为持续三年的“曹伊之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