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善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意义与价值——以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大理地区善书为例  被引量:2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Folk Morality Books in Heightening a Sense of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Taking Morality Books in Dali,Yunnan Provinc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新燕 Du Xinyan

机构地区:[1]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4期172-178,共7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圣谕坛与云南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20XZJ0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民国时期由云南大理民间儒生编撰的善书是当时用来作宗教劝善的经书,具有鲜明的时代及地域特色。从善书创作的具体语境角度审视此时期的善书文本,潜藏着底层民众对中华大家庭的共有情感,体现在对共同国家疆域的关注、共有文化的认同表述、共同的身份意识书写几方面。其具体语境明晰表述传统道德文化、身份共同体的价值信念,在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正确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实现传统善书的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可谓当下民间传统善书发挥当代价值的重要路径。

关 键 词:民间善书 文化身份 共同疆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 类 号:B933[哲学宗教—宗教学] 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C956[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