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非正规借贷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一昊 刘自强 田晨阳 

机构地区:[1]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 [3]南京财经大学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武汉金融》2022年第12期79-88,共10页Wuhan Fina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乡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扩散机制,运行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42061024);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数字普惠金融对非正规借贷的影响研究”(YCX21073)。

摘  要: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村借贷市场中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决策收益情况,通过匹配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2016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非正规借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单次和有限次重复博弈中,贷款人和农户普遍存在“囚徒困境”,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降低借款利率和交易成本,缓解上述困境;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会使得博弈无法保持无限重复状态,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引入更高效的信誉机制,利用更严格的社会性奖惩监管来抑制农户的短期违约行为,能长期提高农户正规借贷参与率。进一步分析表明,信贷支持和征信业务对非正规借贷需求和获得的减少作用最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人情成本和增加网络购物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需求。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非正规借贷 信息不对称 动态博弈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分 类 号:F832.4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