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尧[1] 岑屹[1] 张步月 吴文清[1] 程伟[1] 黄铭颖[1] 刘爱平 关明[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40
出 处:《检验医学》2022年第12期1178-1182,共5页Laboratory Medicine
基 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shslczdzk03303)。
摘 要:目的探讨促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和促甲状腺素受体自身抗体(TRAb)在辅助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GD 126例(GD组)、其他甲状腺疾病393例(对照组)。采用混合临床血清样本对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TSI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的精密度和线性范围进行验证。分析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种方法诊断GD的效能。结果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2个水平TSI的重复性分别为3.8%、3.5%,总精密度分别为4.1%、3.6%,线性范围为0.33~8.50 IU/L。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个水平TRAb的重复性分别为7.0%、1.7%,总精密度分别为7.8%、2.0%,线性范围为1.0~38.9IU/L。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呈正相关(r=0.930,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总体一致性为91.5%。TSI检测结果和TRAb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5.7%(497/519)、93.4%(485/51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SI、TRAb诊断G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7、2.5IU/L,敏感性分别为93.7%、92.5%,特异性分别为85.1%、86.7%。结论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TSI具有可靠的分析性能,且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有良好的相关性。TSI定量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对GD的诊断效率。
关 键 词:促甲状腺免疫球蛋白 促甲状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