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3期41-44,共4页
基 金: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训练项目“《诗经》动物意象研究”(项目编号:202210172A102)。
摘 要:自孔子提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主张后,使用博物学解释《诗经》中的动物之法开始使用。兔意象和狐意象在中国文化中频频出现,是《诗经》中重要的动物意象。尽管《诗经》中的动物意象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传统经学的桎梏被打破,从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角度分析《诗经》动物意象已经颇有成效,但由于《诗经》中动物意象数量庞大,至今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究,兔狐意象是其中的典型。兔狐意象从主客观意象的角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意象与客观意象,将这两种意象按照主客观意象分开,可以分别发现兔狐意象在《诗经》中价值认知的异同(兔主要在于食用价值,狐则是因其皮毛珍贵),了解到兔狐相似的狡猾特征的不同内涵,从结网严密、狡猾自由、唱跳猖獗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也能看到兔狐相似的意象特征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狐的荒淫无道、不详邪恶、独居孤寂等特征,能够了解到狐的象征意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对后世文艺作品的影响,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两种意象在《诗经》中的深层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