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思博[1,2]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2]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出 处:《人民检察》2022年第23期45-49,共5页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基 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对行为请求权的强制执行》(20CXTD06);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引导专项项目《检察机关打击虚假诉讼的程序构造》(21ZFY82003)的阶段性成果;北京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对虚假仲裁的查明与规制》(18FXC017)。
摘 要:虚假诉讼严重破坏司法秩序、浪费司法资源、损害案外人权益,属于民事检察监督的范畴,这与检察机关通过监督维护国家法治的本质相契合。检察机关除了在诉讼过程中向法院制发纠正违法检察建议、促使其自行审查后裁定驳回起诉外,也可在现行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增设案外人监督申请权、调整再审主体地位、集中再审庭审辩论焦点等方式实现对虚假诉讼的监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