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建设:认识·方法·经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俊 谢梦玲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225009

出  处:《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年第6期63-75,共13页th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基  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信仰建设史研究”(项目编号:21BDJ027);2022年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2ZXYB008)。

摘  要: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和指导,具有真理确信、情感抚慰、意志涵养、行为牵引等重要功能;而信仰建设则是指人们通过理论建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来确认或保持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对于一个信仰群体保持自身的组织性、纪律性、纯洁性以及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意义重大。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信仰建设史,大革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了信仰及其建设对于激发和增强党的战斗力、感召力、生命力和独立性的重要性,并探索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强宣传载体与阵地的建设、宣传党的主义及口号等为代表的主要方法,逐渐积累了把信仰建设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确保信仰建设工作的落细落实、结合党的政治任务等为代表的宝贵经验。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信仰建设还不够成熟,但它对于我们党增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信心、做好新时代的信仰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 信仰建设 主要方法 基本经验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