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组学在母胎界面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远[1] 刘俊涛[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730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年第12期953-95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PT320-003,2021-PT320-001)。

摘  要:母胎界面在生殖成功中扮演关键角色,阐明妊娠早期母胎界面形成与演化机制,将为部分病理妊娠的病因研究及早期预测提供线索。目前,针对母胎界面的研究多在动物模型及体外细胞系进行,难以准确还原在体条件下细胞构成的关键特征。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揭示基因表达差异,有助于解析母胎界面细胞构成及其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但同时,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如无法揭示基因表达上游调控、丢失细胞空间分布信息,以及易受细胞大小及组织解离效应影响。引入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测序、空间转录组测序在内的单细胞多组学平台,可构建更加完整的母胎界面细胞图谱及通讯网络,有助于对正常及病理妊娠的分子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 键 词:病理妊娠 母胎界面 细胞构成 病因研究 细胞组学 通讯网络 动物模型 妊娠早期 

分 类 号:R714[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