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公约》到中国《刑法》:运输危险物品行为的立法衔接  

From the“Beijing Convention”to China’s“Criminal Law”:Legislative connection on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凯[1] 

机构地区:[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出  处:《民航管理》2022年第12期24-27,共4页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摘  要:2022年10月30日,《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以下简称“《北京公约》”)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获批,表明了我国严惩民航相关国际犯罪、维护航空运输安全的决心和态度,意味着国际航空安保公约全球现代化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也为国际社会防范民航领域的恐怖主义活动、打击民用航空非法行为,维护航空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以《北京公约》获批为契机,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的衔接,也成为接续而来的新的重大命题。其中,与作为罪刑基本规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衔接又尤为引人关注。

关 键 词:恐怖主义活动 《北京公约》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 法治保障 立法衔接 危险物品 社会防范 国内立法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