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2年第12期9-11,共3页Fine Arts
摘 要:中国传统的六法论最早是由南齐谢赫提出的,被视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唐代张彦远在他的绘画论著《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对“气韵”的概念作了较为具体的解释。他在谢赫“气韵生动”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的新命题,进一步强调了“用笔”在精神表达中的作用,并将其落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在张彦远“气韵”概念的基础上,中国画理论对气韵的阐释得到了完成和发展。着重分析张彦远的气韵观的思想渊源、具体解读及传承发展,研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及其气韵观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