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出 处:《中国康复》2023年第1期25-25,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摘 要: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通常是自限性的,但有10%~25%的患者会演变成慢性疾患。这项研究比较了12周的大量的慢速、抗阻力训练联合皮质类固醇注射,针刺疗法或安慰剂,针刺疗法的治疗效果。丹麦的这项三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了年龄在18~70岁、患有单侧慢性网球肘的60名患者。基线评估包括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估疼痛的疼痛数字评分表(NRS)以及使用DHD-3数字测力仪进行测量的无痛握力。使用能量多普勒仪评估血流量。受试者接受肘部屈伸、旋后/旋前肌肉的渐进式大量的慢速抗阻力训练。在运动训练之前,那些被随机分配到皮质类固醇组(CSI)的患者接受了1mL甲强龙(40mg/mL)和1mL利多卡因(10mg/mL)的注射。肌腱针刺组(TN)穿过肌腱注入1mL的0.9%生理盐水。安慰剂针刺组(PN)仅在皮下注入生理盐水。三组受试者患侧的无痛握力从基线到第12周均有所增加(P<0.0001)。在12周时,与基线相比,三组的DASH评分都有显著改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从基线到12周,CSI组的血供减少(P<0.0001),但TN组(P=0.9236)和PN组(P=0.1397)的血供没有变化。52周后,CSI组的DASH评分改善低于PN组(P=0.0581)。结论:这项针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研究发现,在大量慢速抗阻力训练中增加皮质类固醇注射可能会削弱在注射后52周时疼痛和功能的改善程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