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万灼[1,2] 龙珏臣 刘伟 杜成章 陈红[1] 肖若余[3] 王萍 王强[1] 张继君[1] GONG Wanzhuo;LONG Juechen;LIU Wei;DU Chengzhang;CHEN Hong;XIAO Ruoyu;WANG Ping;WANG Qiang;ZHANG Jijun
机构地区:[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401329 [2]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3]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401120
出 处:《南方农业》2022年第21期55-58,共4页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豆(CARS-08);重庆市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cstc2021jscx-gksbx0011);重庆市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专项(cstc2021ycjh-bgzxm0268);川渝特色花生、豆类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2020YFQ0044)。
摘 要:西南秋播区是我国最大的蚕豆主产区,但目前生产上仍然缺乏根瘤菌肥。以重庆市鲜食蚕豆为对象,比较了不同根瘤菌肥对蚕豆根系结瘤、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效应。结果初步表明,施用豆粕型菌肥R5最有利于蚕豆根系结瘤和地下部生长,单株根瘤数为109.83个,地下部生物量为230.2 kg·hm^(-2),分别比CK高165.4%和40.8%。但R5菌肥处理无法将对根系的促进作用转化为生物量和鲜荚产量的提升。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R3的蚕豆总生物量、株高和鲜荚产量的表现最优,总生物量、株高、鲜荚产量分别为1 731.0 kg·hm^(-2)、80.6 cm和8 213.3 kg·hm^(-2),分别比CK高28.0%、21.6%和23.5%,但该菌肥的根瘤数低于R5。因此,蚕豆根瘤菌肥的筛选不仅要注重根系结瘤,还需要兼顾提升根瘤实际固氮能力和氮素向地上部的转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