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雨乔 周青平 刘芳[3] 林积圳 汪辉 Shao Yuqiao
机构地区:[1]四川省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3]全国畜牧总站,北京10012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牧草育种岗位项目(编号:CARS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00139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编号:2021NYYXS01)。
摘 要: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适宜施氮水平是保障作物生产的重要田间管理措施。为探索适宜氮肥施用量,降低燕麦生产成本,以青海444、青莜3号2个燕麦品种为材料,设置0、45、90、135、180、225 kg/hm^(2)共6个施氮水平,在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基地(新津)开展秋播试验。分别于2021年01-22、02-07、02-28、03-01、03-13、03-28、04-11(月-日)等7个时间取样,测定其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生物量、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植株氮含量、氮吸收量、氮吸收效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2个品种单位面积生殖枝数量、生物量、氮积累量、氮吸收效率,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穗长、单穗种子质量、单穗粒数和种子千粒质量等种子产量组分逐渐增加后降低,均在180 kg/hm^(2)施氮水平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燕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逐渐降低。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燕麦饲草生产适宜的施氮量为135~180 kg/hm^(2),种子生产的适宜施氮量为45 kg/hm^(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