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锡杨 倪亚丽[1] 刘玮玮[1] 

机构地区:[1]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300

出  处:《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年第5期114-117,共4页Guangd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普通高校科研项目立项(青年创新人才类)“基于双加工视域下大学生受骗易感性对跨期决策与风险选择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WQNCX286)。

摘  要:近年来,社会及公众对于应用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需求愈加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均提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心理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基于此,社会心理服务证书应运而生。社会心理服务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进社区,推动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同时,职业院校也在同步探讨社会心理服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分析了该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该课程在教学模式、内容、考核办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服务证书的互融提出了新的参考。

关 键 词:“1+X”证书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心理服务 课堂教学模式 

分 类 号:G441[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