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莉莉[1] Jiang Lili
机构地区:[1]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115-125,共11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大项目“新时代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机制研究”(21GZZB32)。
摘 要: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新发展阶段要求的重大战略抉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高质量发展不断赋予发展新动能。科学评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有利于各区域、各省域精准施策推进新动能水平提升。本文基于新动能的核心内涵和特征,通过构建包含人力资本、经济活力、创新发展、数字驱动和绿色高效等五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描述性统计、自然断点分级法和时空跃迁法等方法对新动能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后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区域之间和省域之间新动能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新动能水平差距较为明显;中部和东北地区新动能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而东部地区则具有最高的新动能水平;新动能水平较高的战略区域增长率较为缓慢,但新动能水平较低的战略区域增长率则比较快速。可通过探索和建立空间协同机制、区域共享机制、区域长效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提升新动能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