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钰莹 YUAN Yu-ying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61-71,共11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2020SM052)。
摘 要:淮南介于黄河与长江两条大河流域中间的位置使其既是二者往来的通道,也是南北冲突时的交锋带。五代两宋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使淮南贸易方向发生南北摆动。五代割据使其与北方联系受阻而与江南经济互动增强,五代末北宋初的政权变更又使其与南北的关系逆转。北宋中后期,淮南随着自身经济发展和南北经济交流日增而成为物资转运枢纽并迎来盛期。运河沿线的真州、扬州、楚州州城是地区代表性商业城镇。宋金战争及其导致的环境恶化使淮南在南宋陷入衰退,但其仍经榷场维持与北方的贸易。淮南南北端沿江和沿淮地带的商业城镇作为水运次级转运点和边界榷场,表现出一定的对称性与相似性,是当时政治经济格局及淮南区位特性的空间体现。在与南北方贸易受阻—恢复的往复中,淮南的政治与经济独立性逐步减弱,更多地服务并依赖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4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