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於光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 [2]华南理工大学 [3]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发光学报》2023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摘 要:阳光是自然界能源的起点,光的认知与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光能量分布(光谱)、光子的波粒二相性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火的利用是远古人类第一个可控的光源,“是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将人与动物分开”。19世纪末,电光源(电灯)的发明变革了人类延续百万年的以火为基础的照明方式,人类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光源除传统的照明功能,在信息的传输(激光)以及信息的终端显示应用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基元。同时人们也注意到,我国照明占整个电能25%,加上信息、显示等的光源用电,这个比例将进一步增大。我国能源紧缺,政府提出“双碳”战略,发展高效、绿色的发光材料与器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终端显示 现代物理学 照明方式 照明功能 电光源 远古人类 波粒二相性 信息时代
分 类 号:TN383.1[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