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构意表现方式的演变与汉字发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亚龄 

机构地区:[1]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65-70,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汉字学研究”(19JJD740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VFA180003)。

摘  要:甲骨文中后期,汉字构件逐渐义化,具有了表义、示音的功能,促使汉字构意表现方式发生转变:由构件自身的象物性提示意义信息、利用构件间的位置布局来表达构意,转变为以构件承载的词义信息、凭借构件间组合关系来表达构意,汉字由会形合成模式演变为会义合成、义音合成模式。针对演进过程中的甲骨文字形,以“构件位置的可移动”为标准判断单字构件位置功能属性的改变,以“构件的独立使用”为标准判断表形构件是否义化,从而区分出演进过程中的会形、会义合成模式,重新审视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所处的阶段,推进对汉字发展历史的认识。

关 键 词:构意表现方式演变 构件义化 构件位置 判断方法 

分 类 号:H13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