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振龙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350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39-146,共8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崇祯南迁之议是明廷北都覆亡历史的重要环节,此事件在入清后引发了持续讨论。部分明遗民群体借史论表达对南迁未成的惋惜,分析其可行性,赞颂崇祯帝“死社稷”之举。清廷新贵对遗民话语加以采择、改造,发官方话语之嚆矢。随着清廷统治日固,官修《明史》进展加快,关于崇祯帝的评价几经反复。乾隆后期以降,否定崇祯君臣的观点成为主流,多数学者从政治反思转向学理分析,对南迁之议的探讨秉承官方论调,“国君死社稷”成为咎由自取、不通经典的反面教材。此事件历史书写由遗民到官方的话语迭嬗,正是清代明史学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下曲折发展的典型案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