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概念的嬗变与市民社会批判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渡边宪正 何凯迪(译) 盛福刚(校)[2] 

机构地区:[1]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部 [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6期70-80,共11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MEGA2视域下的东亚《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传播史研究”(17CZX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不同的哲学理论语境下,有以下几种对市民社会概念内涵的理解。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者的主张,它继承了古代将市民社会视为“国家共同体”的理解。二是斯密等人的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它将市民社会视为实现了充分法治和普遍富裕的“商业社会”。三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基于康德以来对文明社会的批判所产生的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它将市民社会视为包含生产领域并对其进行统治和统合的国家社会。四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理解,它首先将市民社会视为国家的基础,其次将市民社会归属于人的再生产领域,最后将市民社会理解为诞生了扬弃资产阶级社会之根据的领域。通过梳理市民社会概念的嬗变历史以及市民社会批判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市民社会是以各个时代的阶级关系为基础并统治和统合着这种二重结构的市民联合体。

关 键 词: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 再生产领域 资产阶级社会 

分 类 号:D03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