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上变去完成于宋初说——以《碛砂藏》随函音义为中心  被引量:3

Rising Tone of the Sinigrams with Voiced Initials Become Departing Tone had Finished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Centered on the Pronunciations and Explanations Attached to Qishazang(碛砂藏)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广宽[1] Li Guangkua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语文研究》2023年第1期17-25,共9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碛砂藏》随函音义与宋代语音史研究”(项目编号:19FYYB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浊上变去的完成时代,目前学界还存在不同看法。文章考察发现《碛砂藏》随函音义在混切和反切改良方面表现出了浊上变去,具体表现为浊上字与去声字的混切覆盖范围很广,非浊上字的切下字改良比例高达92.3%。《碛砂藏》随函音义的音系基础是宋初通语,以上两种表现反映了宋初通语中浊上变去已基本完成。文章指出反切改良能够展现真实的语音面貌,揭示出随函音义的作者在制作反切时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全浊切上字与非浊上切下字相拼,被切字要读为浊去。文章对汉语语音史上浊上变去的完成时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对深入认识相关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浊上变去 宋初 《碛砂藏》 随函音义 混切 反切改良 

分 类 号:H113.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