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钢芹[1]
机构地区:[1]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出 处:《中国戏剧》2022年第12期70-72,共3页Chinese Theatre
基 金: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粤闽赣边区汉畲文化交融下的客家礼俗音乐与文化认同研究”(编号:21YJA760041);202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梅州客家传统礼俗仪式音乐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编号:GD20XYS29);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两岸客家礼俗音乐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编号:20KYKT1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关于广东汉剧的声腔源流,主要有钱热储先生在《汉剧提纲》一书中提出的“湖北汉剧说”观点,他指出:“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其音节关目,皆属汉剧真传不加变易。”(1)但由于汉剧在广东的传播还受到了外来剧种徽剧的影响,导致广东汉剧在声腔、行当等方面与徽剧有部分相似之处,因此就有学者提出了“徽剧说”(2)观点。笔者认为,汉剧在广东的流播,一方面必定会受到其他外来剧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迁入地的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应以广东汉剧的部分表象特征而否定“湖北汉剧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7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