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茜茜 尹娜[1] 于韶荣[1] 沈文荣[1] 张秀明[1] 盛浏丽[1] 宋俊萍[1] 冯义涵 王玉璜 刘念龙[1]
机构地区:[1]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江苏南京210009
出 处:《现代医学》2022年第10期1238-1241,共4页Moder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72872);江苏省健康委科研项目(BJ19032)。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在宝石CT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下低剂量增强检查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72例肾功能正常的肿瘤患者,在宝石CT上完成低剂量增强检查,检查后运用ASI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72例患者,按照1∶1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320 mgI·ml-1)静脉注射,对照组选用次高渗造影剂碘佛醇(350 mgI·ml-1)静脉注射。在同等的注射条件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1 h内急性不良反应、2~24 h内延迟不良反应以及2~7 d间晚期不良反应。收集造影剂注射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数据、造影剂相关肾病(CIN)发生率;随后通过专家组比较ASIR重建前后图像病灶显示情况。结果: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13/572),观察组为0.70%(2/286),对照组为3.85%(11/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13,P<0.05);延迟不良反应率为1.05%(6/572),其中观察组的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0%(2/286),对照组为1.40%(4/286);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急性及延迟性不良反应患者经过休息或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均出现Scr轻度增高及Ccr稍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IN发生率均为0。ASIR技术重建前后,检出病灶数分别是623、67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5)。结论:对于行宝石CT的ASIR重建技术条件下,相对于碘佛醇造影剂,静脉注射碘克沙醇造影剂,能够降低患者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采用ASIR技术可以增强检查图像的质量,提高病灶的检查率。因此,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肿瘤患者,碘克沙醇造影剂可以常规、安全的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