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角韘——清宫所藏堪达罕扳指的制作与使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岳 

机构地区:[1]北京故宫博物院

出  处:《艺术工作》2022年第6期83-92,共10页Art Work

摘  要:韘是射箭时用以开弓撒箭的辅助器具。清代流行的扳指是从韘演化而来。清高宗御制诗中的“角韘”特指一种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堪达罕扳指。堪达罕,即驼鹿(Alces alces),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等地区。驼鹿在现存鹿科动物中体型最大,角的形态也与其他鹿类不同,呈扁平掌状。取驼鹿角特殊部位制作而成的扳指,颜色、质地与象牙接近,而实用性却是象牙等材质所无法比拟的。堪达罕扳指最特别之处在于腰部的一周蜂窝状小孔组成的深色纹带,为鹿角的骨疏质组织。这一纹带是否细腻均匀,决定了扳指的品质和价值高低。康熙、乾隆等清代帝王都十分推崇堪达罕扳指,认为其代表了朴质刚健、戒奢崇俭的美德,也是满族骑射文化和勇武精神的象征物。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组康熙御用堪达罕扳指正可以看作同类作品中的典型。

关 键 词: 扳指 堪达罕 驼鹿 

分 类 号:K875.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