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世峧 

机构地区:[1]武汉市第七医院,湖北武汉430064

出  处:《当代医药论丛》202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摘  要:目的:总结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对此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武汉市第七医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1)30例患者中,病理分型为门部型、顶端型、塌陷型、细胞型、非特殊型的患者分别有5例(占16.67%)、3例(占10.00%)、3例(占10.00%)、6例(占20.00%)、13例(占43.33%)。2)肾小球硬化程度分级为0级、1级、2级、3级的患者分别有0例(占0.00%)、5例(占16.67%)、15例(占50.00%)、10例(占33.33%);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级为0级、1级、2级、3级的患者分别有4例(占13.33%)、10例(占33.33%)、9例(占30.00%)、7例(占23.33%)。3)出现排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患者分别有15例(占50.00%)、10例(占33.33%)、16例(占53.33%)、27例(占90.00%);继发高血压、肾衰竭的患者分别有15例(占50.00%)、19例(占63.33%)。4)与其他病理类型患者相比,非特殊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均更高,血清清蛋白水平更低,P<0.05。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83.33%(25/30)、有效率为6.67%(2/30)、无效率为10.00%(3/30),总有效率为90.00%(27/30);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2/30)。结论:30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非特殊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存在差异。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预后较好。

关 键 词: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病理特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 类 号:R69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