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卡《悲怆三重奏》中巴松的表现技法及审美价值研究  被引量:1

On Bassoon’s Expression Technique and Aesthetic Value in Glinka’s Trio pathétiqu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喆[1] Liu Zhe

机构地区:[1]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

出  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38-144,共7页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格林卡创作的《悲怆三重奏》展现出作曲家娴熟运用俄罗斯民族传统音乐技法的才华,巴松在这部作品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运用传统衬托、对比与模仿复调声部交换等技法以及音块、力度、颤音等特殊表现技法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巴松在《悲怆三重奏》中的表现技法,揭示出技法所塑造的抒情性和情感表达的戏剧性转变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巴松 声部变换 音块 颤音 

分 类 号:J621.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