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符鹏[1] Fu Pe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146-155,共10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9NTSS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蒋子龙的工业小说写作之所以能够在新时期初期达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高度,与其此前在社会主义观念一实践体制中自我感与文学经验的辩证重塑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文学认知深化的关键环节,由此他得以有意识整理和转化“深入生活”的原则,以此有力呈现工人身心变化的时代经验。不过,他过于依赖窄化的“权力”视角建立把握工业现实的认知意识,由此带来小说叙事的不稳定性,并最终陷入被时代无意识拔弄的困境。
关 键 词:工业小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深入生活 现实主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3